雖然在當地可以租用登山裝備,但價格昂貴,且以你花的錢來說品質並不好。如果你提前告知,我們可能可以免費提供部分裝備。然而,最好的選擇仍是自己準備完整的裝備清單。在你抵達莫希的第一晚出發前,你會與嚮導見面,他會檢查你的裝備以確保你準備充分。前往山上的登山者必須備妥適應下雨天氣與山頂低溫環境的裝備。
乞力馬札羅登山裝備檢查清單


請記住,裝備在徒步過程中會被分開攜帶。大部分裝備將由我們的挑夫裝在行李袋中運送,而你只需攜帶一個日用背包,裝著必需品,如零食、相機、頭燈、雨披、額外衣物、防曬用品及水瓶。
內層、中層與外層服裝
分層穿搭原則在這裡非常關鍵,這樣你可以透過增減衣物來輕鬆調節體溫。
內層服裝 – 內層是你穿上的第一層衣物,主要功能是維持體溫並保持乾爽。像美麗諾羊毛或Capilene等能夠將汗水從皮膚排出的材質是最佳選擇。棉質衣物則容易吸水,反而妨礙體溫調節。
- 排汗長袖T恤 (2)
- 排汗短袖T恤 (2)
- 長內衣褲(保暖褲) (2)
- 內衣褲 (3 - 5)
中層服裝 – 中層衣物主要是隔絕身體與寒冷空氣。極寒環境下最好的保暖材質為羽絨與羊毛,否則抓絨外套(fleece)也是不錯的選擇。最好選擇帶拉鍊的中層衣物,方便調節體溫而不需要整件脫下。
- 厚抓絨或羽絨外套
- 長袖上衣 (2)
- 運動衫(可選)
- 抓絨褲
- 登山褲 (2)
- 短褲(可選)
外層防護衣物 – 外層衣物的設計是為了防風防雨。Gortex布料是理想選擇,它防水又透氣。尼龍是較便宜的替代品,也能提供保護,但不透氣,容易使濕氣滯留在內部,這會造成不適。
- Gortex或防水連帽外套
- 雨披
- 防水褲
帽子、手套與綁腿
帽子 – 在徒步初期天氣仍然溫暖時,寬邊帽是最理想的防曬選擇。當天氣轉冷時,毛帽或頭套(Balaclava)則是最佳選擇。
手套 – 輕便手套適合攀登途中清晨與傍晚時段使用,到了山頂寒冷環境下,可以搭配毛質或羽絨手套加強保暖。
綁腿– 雖然你不太可能在雪地中徒步,但綁腿可以在濕滑環境中保持襪子乾燥,也能在乾燥環境中防止灰塵接觸皮膚。
- 寬邊帽
- 毛帽(應覆蓋耳朵)
- 頭套或滑雪面罩(Balaclava)
- 輕便手套
- 保暖毛質或羽絨手套
登山鞋與襪子
鞋子 – 鞋子的選擇在某程度上取決於個人偏好。網球鞋在到達基地營前通常足夠,但有些人偏好登山鞋。登頂當天則需要一雙堅固的登山鞋,以提供腳踝支撐及保暖。請確保登山鞋有足夠空間容納襪子,避免過於緊迫。我們建議在出發前先穿過登山鞋以避免磨腳,切勿攜帶全新鞋。
襪子 – 羊毛襪提供最佳保暖效果。內襯襪是由像Capilene這種材質製成的輕便襪子,能從皮膚吸濕排汗。如果你容易起水泡,它們可以減少外層襪子與皮膚間的摩擦。
睡袋
備註:我們提供睡袋與睡墊,包含於登山套裝中
- 耐寒至 -15°C / 0°F 的睡袋
- 睡袋內襯(可選)
- 睡袋收納袋
- 旅行枕頭
- 充氣睡墊(馬朗古路線不需要)
行李袋與日用背包
備註:我們提供大型行李袋。建議你攜帶多個乾燥袋用來分裝裝備放入行李袋中
- 用來裝載裝備的大型行李袋(我們提供)
- 登山時攜帶必需品的日用背包
- 日用背包防水罩
- 不同尺寸的乾燥袋(裝在大型行李袋中的裝備)
- 裝髒衣物/鞋子的收納袋
在登山途中
以下是一些建議你在登山途中隨身攜帶的物品,方便取用:
- 防曬乳
- 含防曬功能的護唇膏
- 水壺或水袋(Camel Back)
- 太陽眼鏡
- 頭燈(附備用電池)
- 垃圾用塑膠袋
- 高能量零食
- 防水袋(保護電子產品或紙本資料)
- 相機(備用電池與記憶卡)
- 雨傘(適合小雨或防曬)
- 衛生紙
- 登山杖(可選)
急救包與盥洗用品
我們的團隊會攜帶基本的急救包,但我們也建議你個人攜帶以下物品:
- Advil 或 Ibuprofen 止痛藥
- Diamox(高山症用藥)
- 個人處方藥
- 醫療膠帶(預防或處理水泡)
- 抗生素(如 Cipro,治療旅行者腹瀉)
- 尿布疹膏(可治療皮疹或摩擦傷)
- 基本盥洗用品(肥皂、體香劑…)
- 濕紙巾
- 護墊與衛生棉條
- 臉部乳液
- 梳子
- 髮圈
- 暖暖包
- 耳塞(幫助睡眠)
證件與金錢
- 護照(入園登記時需要)
- 登山結束後給導遊與工作人員的小費
其他物品
- 便攜式太陽能充電器
- 日記本、筆與紙張

類別
- 乞力馬札羅登山
- 文化旅遊
- 狩獵之旅
- 健行健康
- 旅遊小鎮
- 賞鳥活動